查看原文
其他

两篇报道成就两位“时代楷模”,这位新华社记者是如何做到的|非常女记者

薛园 新华每日电讯 2021-04-15
资生堂·电讯访谈间



曾先后采写推出黄大发、陈立群两名“时代楷模”,

为尘肺病患者争取权益

跋山涉水是工作常态,

下乡采访单程七八个小时稀松平常,

很多推动国家政策出台的报道都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挖掘出来的。

家人说做记者太辛苦,

她却说,是我的理想,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再累也开心






李惊亚:

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再累也开心




本期嘉宾:李惊亚

新华社贵州分社主任记者

长期扎根贫困地区

获评“新华社青年拔尖人才”

多次获新华社社级好稿

及省部级新闻奖

多篇稿件推动国家相关政策出台


特邀主持人:吴斯洋

                     

主持人:在业内,提到李惊亚就一定会想到另一个人物,全国道德模范、时代楷模、感动中国2017年度人物,人称“当代愚公”的黄大发。而关于黄老最初、最有影响力的报道,包括“当代愚公”这个后来人尽皆知的形象称谓都来自李惊亚。

当时是怎样一个契机让你开始做黄大发老人的报道的?

李惊亚发掘黄大发老支书事迹的过程说起来挺有意思。


因为我跑口遵义,2016年夏天的时候,好几个遵义的朋友打电话给我,说播州区有个老支书叫黄大发,他非常了不起。我就问“他做了什么了不起的事情”,他们的回答几乎是一样的,说他修了一条渠。


当时我的第一反应是农村的普通小水渠,可是提供线索的朋友都很激动,力推我去看一看,也激发了我的好奇心,很想知道到底是什么样的水渠


挂在悬崖峭壁上的“大发天渠”


主持人:采访黄大发老人的时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李惊亚:对黄老支书的第一印象是“意外”。首先是我们到了黄老支书家,随行的区干部送给他一套书,说老支书一直想看。当时我就挺吃惊,毕竟一个81岁的农村老党员,靠自学认识一点字,竟然还在坚持学习,我立刻就很佩服。


李惊亚在采访“时代楷模”黄大发


另一个印象深刻的是,尽管黄老支书为修渠克服了很多困难,甚至差点付出生命,但他没有一点骄傲自满或喊苦的意思。他反复对我说,修渠没有什么困难,自己只是做了一点小小的事。


他的生活很节俭,家里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但是这些年获得的证书都保存得很好。


当时我就觉得他会成为全国的重大典型,不仅因为他为世世代代饱受缺水困扰的群众引来了水,还因为他的品质很高尚。在采访中我能真切地感受到他是一位勇敢、坚毅又纯粹的共产党员。


“时代楷模”黄大发老人和他获得的荣誉证书


主持人:记者生涯中第一次体会到“脊背冒冷汗,双腿发软打颤”的感觉,也是在这次采访的过程当中出现的吧?

李惊亚是的。实地探访,发觉这条渠确实如大家所说的一般惊险。


我原本以为是一条普通的水渠,结果上去走了20分钟后发现,这竟然是一条挂在悬崖峭壁上的“天渠”。于是瞬间我的后背和脖子都冒冷汗,两条腿直发软。抬头看看夕阳,感觉天空离自己格外近,低头再看悬崖下面的公路,行驶的车辆就像蚂蚁一样小,整个人头晕目眩的。


但81岁的黄老支书在渠上健步如飞,如履平地,可以想见他在这条“大发天渠”上来来回回是走了无数回了。


实地探访“大发天渠”


采访之后,有很相当长一段时间,我的心情都不能平静,甚至会流泪。我在想怎么会有这样的人,为给群众做事受了那么多苦,自己还不以为意。


主持人:黄大发老人因此被评为“时代楷模”,也得到了很多国家级的荣誉,知道这些后你是什么感受?


李惊亚:是金子早晚都会发光,有时候是阅历限制了记者的想象力采写力,很多小人物身体里是蕴藏着大大的能量的。


我记得张严平老师写天津助学老人白芳礼时说过一句话,他们有颗太阳般的心,默默无言,却灿烂炙热。我们的阅历可能不够,但可以动用自己的双脚、双眼、双手等等,弥补自己阅历的不足,千方百计把这些默默闪光的人物事迹挖掘出来。


陈立群在“时代楷模”颁奖现场


主持人:除了黄大发之外,还有一个代表性的人物,就是从浙江名牌高中——学军中学的校长任上退休,来到贵州山区义务支教的陈立群。当时听说他最初曾拒绝了你的采访。

李惊亚是的,陈校长是位有情怀也很有个性的教育家。


2019年4月,我和贵州分社同事一起去台江县,见面后他说“接受再多的采访也改变不了什么”,就直接拒绝了我们。


但是因为我来之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包括阅读他的专著,观看以他为原型拍摄的电影等等,所以我就从他的书、电影的细节开始聊,他也很吃惊,没想到我这么了解他,于是慢慢接受了我的采访。


李惊亚与陈立群校长一同到学生家里家访


5天采访结束我离开时,他发信息给我说,这几天接受你的采访很愉快。


后来报道也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推动了他获得“时代楷模”的荣誉称号。


主持人:贵州是个“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省份,也是全国唯一一个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所以在贵州当记者,跋山涉水是不是日常状态?

李惊亚在贵州当记者,很多时间都花在路上,而且常常是那种很弯、很颠簸也很危险的山路。


如果从贵阳出发到村里采访,车程六七个小时是很正常的,还有很多是更远的地方。


工作中的李惊亚


我工作之前晕车是很严重的,来贵州工作一年之后就基本适应了。现在下乡的时候,在车上一感觉难受就睡觉,下车就可以开始采访,这样工作和休息都不耽误。




主持人:在读你的稿件的时候,大家有一个共识就是觉得文笔优美,也特别细腻和感性。那么文字背后你是什么性格?

李惊亚生活中我是一个走路带风,有点风风火火的女汉子。


研究生毕业来到贵州工作至今有11年,我觉得自己是把兴趣和职业结合在一起了,每天可以追求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也体会到职业带给自己的快乐。



比如说我的一些报道发出后,国家部委邀请我参加他们的座谈会,将新华社记者在基层的所闻、所思、所想,作为他们制定政策的参考。


2014年在很多人对大数据还不明觉厉的时候,我已经参加了新华社总社组织的全国性大数据产业发展调研。


家里人常常说我的工作太辛苦了,但我不觉得,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不会觉得累。




       


资生堂“美力福利”时间


1919年,为能够给年轻画家和前卫艺术家提供一个发表作品的平台并支援他们的艺术活动,资生堂创建了资生堂画廊。

此后,资生堂画廊作为富有历史底蕴的画廊,举办了许多展览会。众多在美术方面大有作为的艺术家年轻时皆在此崭露头角。

近年来,资生堂画廊将现代美术作为主要方向,积极介绍同时代的艺术家及其作品,中国现代美术家蔡国强也是其中之一。


问题:资生堂创建资生堂画廊的意义是什么?


评论区回复答案,并说出你对本期节目的感受,点赞数最多的5人将获得由资生堂提供的礼品一份。



                       




非常女记者|因为调查报道影响太广,她悄悄把微信头像从孩子改为自己

非常女记者|不出道,只出稿,这位新华社记者模特身高、神仙颜值,却主动援藏、参与高原科考

非常女记者|两进人民大会堂作报告,半年蹲点凉山8次,新华社也有位“乘风破浪的姐姐”

非常女记者|追问公摊乱象、深挖真实伤亡,她说“报道急难险重,新华社责无旁贷”

非常女记者这个“小仙女”和小伙伴发明“刚刚体”,让人看到不一样新华社

非常女记者这位新华社记者曾带着质疑采访黄大年,谈起孩子满眼泪花

非常女记者|被“封”黄冈,她做直播、发报道,只为让外界了解真实的抗疫

非常女记者|她和团队为新华社海外吸粉数千万,因休假时报道悉尼突发劫案被熟知


监制:易艳刚 | 责编:薛园 | 校对:赵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